刁操铨,男,汉族,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农业大学教师之星。主编或参编《水稻栽培》、全国农业院校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等教材多部,湖南省耕作学和作物栽培学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对长江流域的早晚稻常规品种和全国各类型的杂交稻温光反应特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系统研究了我国当时不同类型的60多个杂交组合温光反应特性及其与亲本的关系,证明了杂交水稻的温光特性不单受父本恢复系的影响,且受父母本的综合影响,为选育新的组合,提供“三系”亲本选择的依据。
刁操铨1919年出生于安徽省含山县,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4188云顶集团,1952年来湖南4188云顶集团任教。 1963年晋升为副教授, 1980年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农学系系副主任、4188云顶集团副院长、4188云顶集团学术顾问、湖南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刁操铨自任教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农业教育和科研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曾主讲过《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宏观农业础知识》、《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作物栽培专题》等重要课程。 主编或参编过《作物栽培学-水稻及耕作制度》、《水稻栽培》、《作物栽培学-南方本》、《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等教材, 并翻译《水田耕作原理 》一书和 参与《 亚洲稻作 》的翻译。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任水稻生态生理研究室硕士导师指导小组组长, 先后培养了18名研究生,绝大多数成了教学和科研的骨干。
刁操铨十分重视以科研促进教学,带动学科建设。20世纪60年代初积极参与“稻麦研 究室”的建设, 1979年在他的领导下又创建了“ 水稻生态生理研究室”, 并担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室成立以来, 主持或协作承担的科研项目有6项获得省级或国家级奖励,其中耕 作制度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质稻米生产体系及其应用理论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杂交水稻光温反应特性及生理生化分析”、“洞庭湖区农业生产综合技术研究”、“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早稻稀播少苗匀植省种栽培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近年来,由刁教授撰写或合作撰写的论文10多篇,其中有2篇在“1985年南京多热制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
刁操铨非常注重梯队建设, 关心后备力量的培养和提高,甘为人梯,从不计较个人名利。研究室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他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有几项课题实际上由他本人主持, 但申报成果时却首先考虑参加研究工作的中青年同志。 他对中青年教师要求非常严 格。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如他指导的一名青年教师在刚开始上课时, 从写讲稿和教案、试讲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几十节课他堂堂必听,及时指导,使这位青年教师成长很快。
刁教授作为一名学者,他不但致力于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而且始终视促进湖南省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己任,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对我省农业发展各个领域的宏观决策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聘请为湖南省科委顾问、湖南省科技 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农业组副组长、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奖评委等。为表彰其突出的贡献,198 0年被评为湖南省农业先进工作者,1990年被评选为湖南省“农业功臣”。1991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