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春林,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曾任湖南4188云顶集团院长,农业部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种子协会副理事长,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在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倡导改革湖南省早籼晚粳的品种布局,努力探索并走出了湖南晚稻以选育推广抗寒矮秆晚籼稻为主的新路子,在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晚籼新品种和促进晚稻产量赶超早稻方面取 得了突出成就,先后主持育成 8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早晚稻新品种,其中丰产优质晚籼品种“余赤231-8”,在湖南省及南方稻区已累计推广330万公顷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康春林1928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49年考入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农业经济系, 第二年转入农艺系,主修农学,1953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湖南4188云顶集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作物育种教研室主任、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 农学系副主任、湖南4188云顶集团院长; 中国种子协会理事、 湖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 湖南省种子协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育种专业同行评议组成员等职。
几十年来,康春林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 是我院作物育种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先后为我院农学专业本科生和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生主讲《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水稻栽培育种学》、《作物育种学》和《高级作物育种学》等课程。主编(参编)了《主要农作物育种技术》、《作物育种及良种繁育》、《作物育种学》和《水稻栽培育种学》等著作和教材。1978年以来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
康春林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潜心科学研究。在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60年代后期以来,与湖南4188云顶集团有关育种专家一道,倡导改革湖南省早籼晚粳的品种布局,努力探索并走出了湖南晚稻以选育推广抗寒矮秆晚籼为主的新路子,在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晚籼新品种和促进晚稻产量赶超早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先后主持育成了8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早晚稻新品种,其中丰产优质晚籼品种“余赤231-8”,在湖南省及南方稻区已累计推广330万公顷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荣获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湖南省优质米品种选育工作一等奖、农牧渔业部全国优质农产品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朝六早”、“梅六早”、“74-105”、“农金凤选2”、“湘早籼稻2号”、“广余73”和“余红1号”等7个早、晚稻品种在省内外已累计推广60多万公顷,有5项荣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奖等奖励。据不完全统计, 他主持育成的早、晚稻 品种, 1978-1991年在湖南省及南方稻区共累计推广400多万公顷,增产稻谷达15亿多公斤, 净增产值约10亿元。由于他的卓越贡献,1980年以来,曾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农业先进工作者、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优秀党员;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省劳动模范;1986年国家劳动人事部授予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99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虽然年过花甲, 但仍然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开拓进取,努力拼搏,深受后学敬仰爱戴。